健康讲堂之天麻钩藤饮
发布时间:2021-08-07 本文来源:郝伟工作室

天麻钩藤饮- 组成

(9克)、(12克)、(18克)、(9克)、(9克)、(12克)、、、、、(各9克)。

天麻钩藤饮- 处方来源

《中医杂病证治新义》

天麻钩藤饮- 用法用量

水煎服。

天麻钩藤饮- 病机

肝肾阴虚,肝阳偏亢,肝风上扰。

天麻钩藤饮- 配伍特点

平肝熄风药配伍清热活血安神之品,以治标为主。

天麻钩藤饮- 辩证要点

头痛,眩晕,失眠,舌红,苔黄,脉弦。

天麻钩藤饮- 方剂功效

平肝降逆,镇静精神,降压缓痛。清热化痰,平肝潜阳。

天麻钩藤饮- 临证加减

肝火盛,加龙胆草,夏枯草;脉弦而细,加生地黄、枸杞子。

天麻钩藤饮- 方剂主治

肝阳偏亢,肝风上扰,头痛眩晕,失眠抽搐,半身不遂。现用于,,,,,,等。,,。耳鸣眼花,震颤或半身不遂,,脉弦数。脑震荡引起的眩晕、抽搐

天麻钩藤饮- 各家论述

《杂病证治新义》:本方以天麻、钩藤、生决明之平肝祛风降逆为主,辅以清降之山栀、黄芩,活血之牛膝,滋肝肾之桑寄生、杜仲等,滋肾以平肝之逆,并辅夜交藤、朱茯苓。以安神安眠,缓解其失眠,故为用于肝厥头痛。晕眩之良剂。若以现代之高血压头痛而论,本方所用黄芩、杜仲、益母草、桑寄生等,均经研究有降低血压之作用,故有镇静精神,降压缓痛之功。

天麻钩藤饮- 方歌

天麻钩藤石决明,桅杜寄生膝与芩;夜藤茯神益母草,主治眩晕与耳鸣。?

天麻钩藤饮- 方 论

  方中天麻、钩藤、石决明平肝熄风;山栀,黄芩清肝泻火;杜仲、桑寄生补益肝肾;夜交藤、朱茯神养心安神;益母草活血利水;牛膝活血通络,引血下行。诸药合用,共成清热平肝,潜阳熄风之效。

天麻钩藤饮- 方 解

  本方证为肝阳上亢,风阳上扰,以致头部疼痛,眩晕;肝阳偏亢,影响神志,故夜寐多梦,甚至失眠。治宜平肝熄风为主,配合清热活血,补益肝肾。方中天麻、钩藤、石决明均有平肝熄风之效,用以为君。山栀、黄芩清热泻火,使肝经不致偏亢,是为臣药。益母草活血利水,牛膝引血下行,配合杜仲、桑寄生能补益肝肾,夜交藤、朱茯神安神定志,俱为佐使药。

天麻钩藤饮- 临床应用

1.:袁某某,男性,43岁。主诉:经常头昏一年。体检:心尖搏动在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上,A2亢进,无异常杂音,下肢浮肿。眼底检查无异常发现,X线见左心室轻度扩大,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损害。治疗前每日上午八九时测量血压,共测八次,其平均血压为154/105毫米汞柱,脉浮滑。给予本方一剂后,血压下降为130/80毫米汞柱。以后再服三周,其间平均血压为131/85毫米;自觉症状消失。
2.:徐某,女,39岁。初患眩晕证,经确诊为“美尼尔氏病”,经治疗稍有好转。本年六月十二日,病情突然加重。其证头晕目眩,耳鸣,两太阳穴部位疼痛,两眼视物昏花,斜视建筑物时则有旋转感,行路不稳,转弯时需十分谨慎,心悸,少寐,多梦,时口渴,尿黄,月经正常,血压150/100毫米汞柱。体型丰腴,舌质红,舌苔薄黄,脉象弦数。中医辨证属肾阴不足,水不涵木,肝阳偏亢。治宜滋水涵木,平肝熄风,予天麻钩藤饮加20g、20g。先后共服药十五剂,眩晕心悸,少寐多梦诸证悉除,病愈而恢复工作。

天麻钩藤饮- 药理作用

① 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《药学通报》(1963,1:25):实验结果表明:天麻钩藤饮对二氧化碳吸入反应、血清胆硷酯酶活性、尿中17羟类固醇排出量和肾血流量没有显着影响,其降压作用与这几项指标的生理功能无关。其降压机理可能是影响其他生理功能作用所致。②降压与调节高级神经活动《中医药研究参考》(1975,9:25):本方200%水煎剂能降低高血压狗和大白鼠的血压;对血压正常的动物则无明显变化。当高血压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发生障碍时,本方可改善皮层的功能状态,出现阳性条件反射量增加,分化抑制加强,力的关系改变;当动物的皮层功能状态正常时,本方对高级神经活动没有明显影响。实验结果表明:本方既有降压作用,又有调节高级神经活动的作用。这为本方用于某些类型高血压的疗效提供了一些药理理论基础。

美尼尔氏综合症是以膜迷路积水的一种内耳疾病。本病以突发性眩晕、耳鸣、耳聋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,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。病人多数为中年人,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异,首次发作在50岁以前的病人约占65%,大多数病人单耳患病。美尼尔氏综合症的症状各人不尽相同,发作期的主要症状为:发作突然,可在任何时间发作,甚至入睡后也可发作。最常见的症状是:病人睁眼时,感觉房子或周围物体在转动,闭眼时则自觉身体在旋转,眩晕来势猛烈时可使病人突然倒地。发作期间病人睁眼或转动头部则症状会加重,故大多数病人闭目静卧,头部和身体都不敢转动。多数病人在发作时出现单侧耳鸣及耳聋,少数是双侧的。约25%的病人在发作前已有耳鸣及耳聋出现,而在发作后加重。其余约25%在发作后才逐渐出现耳鸣或耳聋。耳聋属于神经性,发作剧烈时耳鸣也加重,发作时病人常伴有不敢睁眼、恶心、呕吐、面色苍白、出汗、甚至腹泻、血压多数偏低等一系列症状。部分病人伴有头痛;一般病人的意识清醒。发作期转为间歇期有两种形式:一种是眩晕及伴随症状突然消失,一种是眩晕逐渐变为头昏逐渐消退。美尼尔氏病的间歇期长短不一,从数月到数年,每次发作和程度也不一样。而听力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退,最后导致耳聋。

眩晕症的症状 常见症状 1.眩晕 多呈突发性旋转性眩晕。睁跟时自觉周围物体沿一定方向与平面旋转,或左右摇晃感。闭目时上述症状减轻。因此发作时病人常采取一定的体位闭目静卧,不敢转动。尽管有时因惊骇而倒地,但神志完全清楚。病人常伴有恶心呕吐、面色苍白、出冷汗及血压下降。数分钟或数小时后自然缓解。症状消失,转入间歇期。间歇期的长短因人而异,有终生只发作一次者,也有反复多次发作者。 2.耳鸣 患耳初为低调吹风声耳鸣,久之则成高音调持续性耳鸣。眩晕发作时多突然耳鸣加剧,间歇期耳鸣程度自然减轻或消失。 3.耳聋 早期不自觉耳聋,多次眩晕发作后始感明显。一般为单侧。偶呈双侧性。耳聋在眩晕发作时加重,间歇期好转,呈波动的性听力损害,严重时可无波动。听力损害的总趋势,常随发作次数每况愈下。 4.头胀满感 眩晕发作期间,部分患者有患侧头部或耳内胀满感、沉重、压迫感,或耳周围灼热感。 5.眼震 在发作高潮时观察患者的眼球,一般可见到有快慢相的不自主的颤动。 6.听力检查 显示感音神经性耳聋。伴眩晕的各种常见全身性疾病 1、脑血管性眩晕:突然发生剧烈旋转性眩晕,可伴有恶心呕吐,10-20天后逐渐减轻,多伴有耳鸣、耳聋,而神志清晰。 2、脑肿瘤性眩晕:早期常出现轻度眩晕,可呈摇摆感、不稳感,而旋转性眩晕少见,常有单侧耳鸣、耳聋等症状,随着病变发展可出现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,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、周围性面瘫等。 3、颈源性眩晕: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眩晕,伴头昏、晃动、站立不稳、沉浮感等多种感觉。眩晕反复发作,其发生与头部突然转动有明显关系,即多在颈部运动时发生,有时呈现坐起或躺卧时的变位性眩晕。一般发作时间短暂,数秒至数分钟不等,亦有持续时间较长者。晨起时可发生颈项或后枕部疼痛。部分患者可出现颈神经根压迫症状,即手臂发麻、无力,持物不自主坠落。半数以上可伴有耳鸣,62-84%患者有头痛,多局限在顶枕部,常呈发作性跳痛。 4、眼源性眩晕:非运动错觉性眩晕,主要表现为不稳感,用眼过度时加重,闭眼休息后减轻。眩晕持续时间较短,睁眼看外界运动的物体时加重,闭眼后缓解或消失。常伴有视力模糊、视力减退或复视。视力、眼底、眼肌功能检查常有异常,神经系统无异常表现。 5、心血管性眩晕:高血压病引起的眩晕通过血压测定可以明确诊断。颈动脉窦综合征可以导致发作性眩晕或晕厥。发病诱因大多是突然引起颈动脉受压的因素,如急剧转颈、低头、衣领过紧等。 6、内分泌性眩晕:低血糖性眩晕常在饥饿或进食前发作,持续数十分钟至1小时,进食后症状缓解或消失,常伴有疲劳感,发作时检查血糖可发现有低血糖存在。甲状腺功能紊乱也可以导致眩晕,临床以平衡障碍为主,对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检查可以确诊。 7、血液病导致的眩晕:白血病、恶性贫血、血液高凝疾病等均可引起眩晕,通过血液系统检查可以确诊。 8、神经官能性眩晕:病人症状表现为多样性,头晕多系假性眩晕,常伴有头痛、头胀、沉重感,或有失眠、心悸、耳鸣、焦虑、多梦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减退等多种神经官能症表现,无外物旋转或自身旋转、晃动感。对于45岁以上的妇女,还应注意与更年期综合征鉴别。


上一条:瓜蒌薤白半夏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