胁痛(慢性肝炎)中医诊疗方案
发布时间:2021-03-16 本文来源:杨震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发布

3胁痛(慢性肝炎)中医诊疗方案(2018年1月修订)

3.1诊断

3.1.1疾病诊断

(1)中医诊断标准: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《中医内科学》新世纪第二版(周仲瑛主编)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07年。

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,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。其主要病因为情志不遂、饮食不节、跌扑损伤、久病体虚等。

胁痛一证,最早见于《内经》,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说:“肝病者,两胁下痛引少腹,令人善怒”。《灵枢·五邪篇》说:“邪在肝,则两胁中痛”等记载。孙思邈《千金方》有“左手关上脉阴实者,足厥阴经也。病苦心下坚满,常两胁痛,息忿忿如怒状,名曰肝实热也”。说明对胁痛的辨证已有更多的实践经验。李东垣《脾胃论》说:“肝木妄行,胸胁痛,口苦舌干,往来寒热而呕,多怒,四肢满闭,淋溲便难,转筋,腹中急痛,此所不胜乘之也”。朱丹溪《丹溪心法》说:“胁痛,肝火盛,木气实,有死血,有痰流注”。并提出了证治方药。李梴认为“胁痛本是肝家病,宜分左右审实虚”,“实者,肝气实也,……虚者,肝血虚也”,“左为怒火与死血,右食痰饮七情居”。张景岳指出“胁痛之病,本属肝胆二经,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”。“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”,并指出辨在气在血,“但察其有形无形可知之也,盖血积有形而不移,或坚硬而拒按。气痛流行而无迹,或倏聚而倏散”。叶天士对胁痛之久病入络者,善于用辛香通络、甘缓理虚、辛泄宣瘀等法,对后世颇有影响。林珮琴《类证治裁》分胁痛为肝郁、肝瘀、痰饮、食积、肝虚诸类,对叶氏治法亦颇多发明。

临床上,胁痛并不一定都是肝病,而胁痛这一病名并不能完全反映慢性肝病的本质。因此我们根据多年临床的研究,结合古代文献,提出“肝痹”这一病名,“痹”者,气血痹阻也。古有“肺痹”、“肝痹”、“痹证”、“肠痹”、“关节痹痛”等病名,《症因脉治·肝痹》“肝痹之症,即筋痹也。夜卧则惊,多饮,数小便,腹大如怀物,左胁凝结作痛。”但其“肝痹”的内涵与现在慢性肝炎辨治中肝痹的内涵不完全相同。在此为湿热内蕴,肝郁气滞,横逆犯脾,致肝郁脾滞。其特点为胁肋疼痛或不适,或肝区叩痛,脘腹胀满,乏力身困,可有纳差,舌质红,苔白腻,脉弦或弦滑。

(2)西医诊断标准:参照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、肝病学分会修订的《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》(2000年)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、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《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》中关于慢性肝炎的部分(2005年)。

临床诊断

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,或原有乙型、丙型、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,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、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。发病日期不明或虽无肝炎病史,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,或根据症状、体征、化验及B超/CT检查综合分析,亦可作出相应诊断。

本病属慢性肝炎轻度或中度:临床症状、体征轻微或缺如,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。可有轻度的肝炎症状,如右胁疼痛或不适、乏力、纳差、腹胀、尿黄、便溏等,可伴有肝病面容、肝掌、蜘蛛痣、肝区叩击痛等,但无脾大、门静脉高压症者。实验室检查血清ALT和/或AST反复或持续升高,白蛋白无明显降低,A/G比值基本正常、丙种球蛋白无明显升高。慢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异常程度参考指标见表1。B超/CT检查结果可供慢性肝炎诊断的参考:(1)轻度:B超/CT检查肝脾无明显异常改变。(2)中度:肝脏和/或脾脏轻度肿大,B超可见肝内回声增粗,肝内管道(主要指肝静脉)走行多清晰,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无增宽。

表1 慢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异常程度参考指标

项 目

轻 度

中 度

重 度

ALT和/或AST(U/L)

≤正常3倍

>正常3倍

>正常3倍

TBil(μmol/L)

≤正常2倍

>正常2~5倍

>正常5倍

白蛋白(A)(g/L)

≥35

<35~>32

≤32

A/G

≥1.4

<1.4~>1.0

<1.0

γ球蛋白(γEP)(%)

≤21

>21~<26

≥26

凝血酶原活动度(PTA)(%)

>70

70~60

<60~>40

胆碱酯酶(CHE)(U/L)

>5400

≤5400~>4500

≤4500

病原学诊断标准

慢性乙型肝炎:有以下任何一项阳性,可诊断为现症HBV感染:①血清HBsAg阳性;②血清HBV DNA阳性;③血清抗-HBc IgM阳性;④肝内HBcAg和/或HBsAg阳性,或HBV DNA阳性。

慢性丙型肝炎:临床符合慢性肝炎,除外其他型肝炎,血清抗-HCV阳性,或血清和/或肝内HCV RNA阳性。

慢性丁型肝炎:临床符合慢性肝炎,血清抗-HDV IgG持续高滴度,HDV RNA持续阳性,肝内HDV RNA和/或HDVAg阳性。

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

基本病变:小叶内除有不同程度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外,汇管区及汇管区周围炎症常较明显,常伴不同程度的纤维化,主要病变为炎症坏死及纤维化。

慢性肝炎病变的分级、分期(见表2):将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分别分为1~4级(G)和1~4期(S)。炎症活动度按汇管区、汇管区周围炎症及小叶内炎症程度分级,当两者不一致时,总的炎症活动度(G)以高者为准。见表2。

表2 慢性肝炎分级、分期标准

炎症活动度(G)

纤维化程度(S)

汇管区及

周围

小叶内

纤维化程度

0

无炎症

无炎症

0

1

汇管区炎症

变性及小数点、灶状坏死灶

1

汇管区纤维化扩大,局限窦周及小叶内纤维化

2

轻度PN

变性,点、灶状坏死或嗜酸小体

2

汇管区周围纤维化,纤维间隔形成,小叶结构保留

3

中度PN

变性、融汇坏死或见BN

3

纤维间隔伴小叶结构紊乱无肝硬化

4

重型PN

BN范围广,累及多个小叶(多小叶坏死)

4

早期肝硬化

注:轻度慢性肝炎:G1-2,S0-2。①肝细胞变性,点、灶状坏死或凋亡小体;②汇管区有(无)炎症细胞浸润,扩大,有或无限局碎屑坏死(界面肝炎);③小叶结构完整。

中度慢性肝炎:G3,S1-3。①汇管区炎症明显,伴中度碎屑坏死;②小叶内炎症严重,融合坏死或伴少数桥接坏死;③纤维间隔形成,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。

重度慢性肝炎:G4,S2-4。①汇管区炎症严重或伴重度碎屑坏死;②桥接坏死累及多数小叶;③大量纤维间隔,小叶结构紊乱,或形成早期肝硬化。

3.1.2证候诊断

(1)肝经血热证:胁下不适或疼痛(胀痛、刺痛、隐痛交替发作),情绪不安,咽干,尿黄,便秘,舌淡边尖部较红苔薄白,脉弦稍紧。

(2)湿热中阻证:胁胀脘闷,纳食减少,身目发黄而色泽鲜明,尿黄,口苦口黏,舌苔黄腻,脉弦数或弦滑数。

(3)肝郁气滞证:两胁胀痛,善太息,得嗳气稍舒,舌质淡红,苔薄白或薄黄,脉弦。

(4)肝郁脾虚证:精神抑郁,性情急躁,纳食减少,脘痞腹胀,四肢倦怠,舌质淡,有齿痕,苔白,脉沉弦。

(5)肝肾阴虚证:右胁隐痛,腰膝酸软,口燥咽干,失眠多梦,舌质红,少津,花剥苔或少苔,脉细数无力。

(6)瘀血内阻证:面色晦暗,两胁刺痛,舌质暗或有瘀斑,脉沉细涩。

(7)脾肾阳虚证:畏寒喜暖,四肢不温,面色不华或萎黄,食少脘痞,腹胀便溏,舌淡胖,有齿痕,苔白,脉沉细弱或沉迟。

(8)肝气亏虚证:两胁胀闷,情绪低沉,疲乏气短,头晕眼花,舌淡脉弱。

3.2治疗方案

3.2.1辨治思路

肝痹即病邪侵袭肝脏,肝脏的气血失常而致胁肋部疼痛、不适或叩痛的一类病症。故治疗上应以调和肝脾,清热解毒为主。气机不畅是本期的主要病机,故

治疗需从调理气机入手,肝主疏泄,调畅气机,脾主运化,乃升降之枢,肝脾气机不畅,则全身之气机升降失常,且肝脾功能相互影响,故应重视肝脾气机的调畅。同时,湿热邪气是引起本病的根本原因,且其胶痼不解,粘滞难化,故应在用药时加以兼顾。同时应根据辨证灵活用药。

3.2.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

(1)肝经血热证

治法:清肝凉血

方药:茜兰汤加减(茜草、紫草、败酱草、佛手、白芍、板蓝根),若HBsAg(+)者,用白苓茜兰汤即茜兰汤加白花蛇草15g、土茯苓15g、重楼10g、虎杖15g。若血分瘀毒较重的丙型肝炎患者,可予“红虎汤”(红花6g、虎杖15、重楼10g、土茯苓15g、蜂房6g、山慈菇10g)加减解毒活血。

(2)湿热中阻证

治法:清热利湿

方药:桃红化浊汤(桃仁、红花、香薷、佩兰、霍香、茵陈、茯苓、炒薏仁、青皮、郁金、白茅根、板蓝根)

(3)肝郁气滞证

治法:疏肝理气

方药:疏肝理气汤(柴胡、白芍、枳实、甘草、丹参、香橼、青皮、郁金、川芎、苍术、栀子、神曲)

(4)肝郁脾虚证

治法:疏肝健脾

方药:四逆散合六君子汤(柴胡、白芍、枳实、甘草、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法半夏、陈皮、木香、砂仁)

(5)肝肾阴虚证

治法:滋补肝肾

方药:柔肝补肾汤(生地、枸杞子、沙参、麦冬、当归、白芍、阿胶、制首乌、黄精、鸡内金、甘草)

(6)瘀血阻络证

治法:活血通络

方药:疏肝化瘀汤(柴胡、白芍、枳实、甘草、丹参、香橼、青皮、郁金、鸡内金、炙鳖甲)

(7)脾肾阳虚证

治法:健脾益气、温肾扶阳。

方药:桂附二仙汤(制附子、桂枝、仙灵脾、巴戟天、仙茅、炒白术、干姜、甘草、当归、茯苓、石楠叶、砂仁)

(8)肝气亏虚证

治法:补肝益气

方药:补肝颐气汤(柴胡、炒白芍、升麻、郁金、当归、生黄芪、茯苓、陈皮、远志、菖蒲、夜交藤、合欢皮)

3.2.3辨证选择院内中药制剂及中成药口服或静点

(1)调理肝脾类:和肝理脾丸、快胃舒肝片等

(2)调补气血类:黄芪当归口服液、生脉制剂、黄芪制剂等。

(3)调补肝肾类:健肝口服液、肝毒清浓缩丸等。

(4)利胆退黄类:消石片、清开灵制剂、茵栀黄制剂、苦黄注射液等。

(5)活血软坚类:丹参(丹红)制剂、大黄蛰虫丸、血府逐瘀口服液、扶正化瘀胶囊、鳖甲煎丸等。

(6)清热解毒利湿类:复方抗病毒颗粒、清开灵制剂、茵栀黄制剂、苦参制剂等。

3.2.4其他中医特色治疗

(1)病证结合配穴中药定向透药疗法:

根据病情选择穴位:肝俞、期门、关元、中脘、章门等。

A.肝气郁结、痰瘀阻络者使用用导液1号。

B.湿热中阻、瘀血阻络者使用导液2号。

(2)辨证选穴中药穴位贴敷治疗:

选择穴位:肝俞穴、肝区。

A.肝络瘀阻证的患者使用软肝贴贴于肝俞穴、肝区。

B.痰瘀阻络证的患者使用化肝贴贴于肝俞穴、肝区。

C.腑气不通、大便秘结者,予消鼓散神阙穴外敷以行气通便。

D.黄疸、胆结石、胆囊炎、胆囊息肉等,使用利胆贴贴于章门穴、期门等。

E.肝区疼痛明显,予散结止痛膏局部贴敷以软坚散结、解毒止痛。

(3)耳穴埋豆疗法:可根据中医辨证选穴治疗。

(4)特色中药制剂直肠滴入治疗/特色中药直肠滴入配合结肠透析疗法:选用通腑泄下、活血解毒中药或随证加减,适用于黄疸明显,或有腹胀便秘等症者,予通腑泻热灌肠液直肠点滴或结肠透析机辅助进行灌肠,每次1小时,隔日1次。

(5)隔物灸疗法

A.兼有脾胃虚寒或脾胃虚弱的患者,可选用中脘、神阙穴。

B.气虚或脾肾阳虚患者可选用足三里。

(6)中药熏洗疗法(双足):

A.虚证患者予Ⅰ号方:益气养阴、通阳活血。

B.实证患者予Ⅱ号方:活血通络、清热利湿。

(7)中药穴位注射:

A.气虚症状明显者,黄芪注射液肝俞、足三里穴位注射。

B.气阴两虚者,生脉注射液肝俞、三阴交穴位注射。

C.湿热瘀毒盛者,清开灵注射液肝俞、阳陵泉穴位注射。

D.血瘀症状明显而无出血倾向者,丹参注射液肝俞、血海穴位注射。

3.2.5护理调摄

(1)起居有时,劳逸有节,适寒温,防外感。注意起居有时、寒温适度、劳逸得当、生活有节。急性期以卧床休息为主。待黄疸减轻,肝功能好转时,逐步开始轻度活动,但以不疲劳为原则。

(2)饮食:避免暴饮暴食,忌生冷、油腻、辛辣,禁醇酒,少食人工合成和含防腐剂的食物。忌饮酒,忌生冷、油腻、辛辣刺激性食物。饮食宜清淡,以营养丰富、易消化、易吸收的食物为主,多吃水果,少食多餐,食勿过饱,餐次餐量分配为早、午多食,晚饭少进。

(3)情志:调畅情志,避免诱发本病的病因。针对患者存在的恐怖紧张、忧虑悲观、怀疑过敏和急躁不安的不良情志,因势利导,改善患者情绪,解除顾虑和烦恼,增强患者战胜病疾的信心。

(4)用药:合理服药,以免服药不当而加重肝脏负担和肝功能损伤。

3.3疗效评价

3.3.1评价标准

疗效评定标准主要是根据临床证候的改善情况、肝功、B超/CT、病毒定量等相关检查结果,参照1988年制定的《抗肝炎药物疗效综合评价标准》及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》、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》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02年﹚制定。

①显效:症状消失,肝功正常,B超/CT肝、脾正常或回缩,肝区无叩击痛或压痛,病毒复制指标好转或正常。

②有效:症状改善,肝功明显好转但未正常,B超/CT肝、脾正常或回缩,肝区无明显叩击痛或压痛,病毒复制指标无变化。

③无效:未达到上述标准者。

3.3.2评价方法

(1)中医症状体征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采用《中医四诊资料分级量化表》,观察主要症状(胁肋疼痛)、次要症状(身困乏力、纳差等)的变化,将其分为无、轻、中、重4级 , 分别予以0、2、4、6及0、1、2、3评分。临床症状积分即为上述指标计分值之和,以考察其症状改善情况。见下列中医症状量化分级表1-6

(2)实验室指标评价采用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( ALT、AST、TBil、Alb) 的变化的方法进行评价。

上一条:积聚(慢性肝炎、肝硬化)中医诊疗方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