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邪与肾脏病
发布时间:2021-08-05 本文来源:邵燕燕工作室

从《内经》中学习风与肾脏病发病的联系

参加人员:甘旗旗 梁祎 郑晓静 薛化成 聂小荣 焦畔畔

地点:国医馆:

 我们肾脏病在治疗肾脏病时常遵循杭州市中医院王永钧教授提出的“肾病风湿内扰证”理论原则,从祛风除湿方面治疗肾脏病,每每收获良效,内经中关于风邪的论述,体会到风邪与肾脏病发生有密切的联系。

《黄帝内经》中提出“风水”、“肾风”的病名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指出“勇而劳甚则肾汗出,肾汗出,逢于风,内不得入于脏腑,外不得越于皮肤,客于玄府,行于皮里。传为肘肿,本之于肾,名曰风水。”不仅提出“风水”的病名,并阐述其机理为“风之伤人也……藏于皮肤之间,内不得通,外不得泄”《素问·风论》。《灵枢·水胀》对风邪所致水肿特点进行了描述“水始起也,目案上微肿,如新卧蚕之状,其颈脉动,时咳,阴股间寒,足胫肿,腹乃大,其水己成矣。”此为急性肾炎,或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的典型表现,风性善动,易袭上位,故水因风起,由头面眼睑而起。《素问·奇病论》有云“有病庞然如水状,切其脉大紧,……病生在肾,名曰肾风。”《素问·风论》“肾风之状,多汗恶风,面庞然浮肿,脊痛不能正立,其色始,隐曲不利,诊在肌上,其色黑”。张志聪曰“风邪干肾,则水气上升,故面瘫然浮肿,风行则水涣也。肾主骨,故脊痛不能正立,肾主藏精,少阴与阳明会于宗筋,风伤肾气,故隐曲不利,肾之精气受伤故也,水气上升,故黑在肌上,水乘土位也。”可见肾风的定义为病位在肾,感受风邪而导致的肾脏损害,肾用失司,以水肿、尿浊、尿血、腰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,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一致,可见此处肾风即为慢性肾球肾炎虽未有对于“风”的描述,盖因“高巅之上,惟风可到”,“风则水涣也”,故可知其为“风”邪为患。

不仅《内经》,其他医家也提到过“风水”、“'肾风”。高世拭谓“病生在肾,水因风动,故名肾风。”张景岳则认为:“肾主水,风在肾经,即名风水”。表明“肾风”和“风水”实际上是一个病证,病变皆在肾,因风致病,其主要症状是水肿。而巢元方则在《诸病源候论·小便血候》中论述尿血的病因、病位及病机,曰“风邪入于少阴,则尿血”指出风邪入肾,穿透肾膜、血络,膜络受损而开泄,则血液外渗,而为尿血。其抓住肾病的另一个常见临床表现—血尿,加以阐述“风”邪与慢性肾炎关系。

应用于临床诊疗,风邪与肾脏病的关系可以作以下理解:

一、风邪侵袭,多首先客于肌表阳位,某些特定情况下亦可内舍于肾

一般认为,巅高之上,惟风可到。风属阳邪,易袭阳位。肾处下焦,至阴之位,恐风所不及。其实在《素问》的“风论”、“奇病论”、“评热病论”,都有水肿时风邪与肾相关性的论述,如“有病庞然,如有水状”,“面庞然浮肿”,“面浮庞然壅”,“病生在肾,名之肾风”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亦提出:“北风生于冬,病在肾。”桂林古本《伤寒杂病论》曰:“风为百病之长,……,中于项,则下太阳,甚则入肾。”非常明确的指出风邪可经太阳而入少阴,内舍于肾。以往医界对于风邪(风寒、风热)在肾病发生发展中的认识,多停留在风袭肌表、邪扰肾络,对风邪入肾阐发甚少。其实,太阳与少阴,一表一里,若正气不虚,邪犯肌表,止于太阳;若正气不支,太阳之藩篱不固,邪可径入少阴。著名中医学家任继学则提出,应当以急慢性肾风来命名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,并认为风邪等毒邪盘踞咽喉,长期作用于肾宫,致肾风难消,由肾之经络,进犯于肾,可导致肾气受害,肾精受伤,久则肾之体用俱损。

二、风湿合邪,内舍于肾

阳气之发动为风,《内经》言:“阳之气,以天地之疾风名之。”风为百病之长,如叶天士所言“风能流动鼓荡,其用属阳”,常“鼓荡五气而伤人”。若风寒或风热之邪袭于太阳之表,太阳之表证必具,故显而易见。若风与湿合,以湿性重浊、粘滞、趋下,易袭阴位,若遇素禀不足,脾肾亏虚之体,则风湿之邪,常内舍于脾肾,隐而不觉,此风湿为患之所以易于疏漏也。风在肌表,可从表解,自可汗而散之;一旦入里,则难于疏散,且又与湿邪相合,必缠绵而难愈,此又肾病风湿证之所以难治也。

三、风湿内扰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、最重要的病因和证候,而且是疾病在慢性进展过程中的重要危险因素。

慢性肾病一般都具有长期水肿不消或时隐时现,或蛋白尿、血尿久治不效,新近出现血肌酐从原来稳定的水平发生变动、升高,病情难以稳定,时好时坏,这些临床特征均与风邪“善行而数变”的特性相似。风郁于肾,其性开泄,可致肾失封藏,精微外泄,临床出现大量蛋白尿,有时甚或伴有肉眼血尿;湿阻气机,损伤阳气,致气化不利,水湿泛溢,为尿少、浮肿、困乏、胀满、呕恶、泄泻等症。


上一条:慢性肾衰诊疗方案 下一条:慢性肾衰的认识及治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