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水诊疗常规
发布时间:2021-08-05 本文来源:邵燕燕工作室

肾水(原发性肾病综合征)

肾水由多种原因损及肾脏。以长期浮肿,大量蛋白尿,低蛋白血症,高脂血症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类疾病。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临床症候群,用来概括因多种肾脏病理损害所致的严重蛋白尿,及其相应的一组临床表现。病理检查为本病最重要及诊断的手段。本病最基本的特征是大量蛋白尿。而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是指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症。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也有多种,以微小病变肾病、系膜增生性肾炎、膜性肾病、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及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硬化五种临床-病理类型最为常见。

诊     断

一、中医辨证诊断依据

结合临床,分为风水泛滥,水湿浸渍, 脾阳虚衰,气阴两虚,肾阳衰微, 瘀血阻滞证,各型之间可以相互转换,兼夹存在。

1.风水泛滥证

证候:眼睑浮肿,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,来势迅速,多有恶寒、发热、肢节酸楚、小便不利。偏于风热者,伴咽喉红肿疼痛,舌质红,脉浮滑数。偏于风寒者,伴恶寒,咳喘,舌苔薄白,脉浮滑或浮紧。

2.水湿浸渍证

证候:全身水肿,按之没指,小便短少,身体困重,胸闷,纳呆,泛恶,苔白腻,脉沉缓,起病缓慢,病程较长。

气阴两虚证

3.证候:水肿经久不愈,身疲乏力,五心烦热,午后潮热,自汗盗汗,面色恍白,舌质光淡,边有齿痕,苔薄,脉细弱而数。

4. 脾阳虚衰证

证候:水肿,腰以下为甚,按之凹陷不易恢复,脘腹胀闷,纳差便溏,面色无华,神卷肢冷,小便短少,舌质淡,苔白腻或白滑,脉沉缓或沉弱。

5. 肾阳衰微证

证候:面色浮肿,腰以下尤甚,按之凹陷不起,心悸,气促,腰部酸重,尿量减少,四肢厥冷,怯寒身疲,面色恍白或灰滞,舌质淡胖,苔白,脉沉细或沉迟无力。

6. 瘀血阻滞证

证候:水肿日久,口唇青紫,舌暗红或见瘀点瘀斑,脉涩或结代。

二、西医诊断标准:①尿蛋白大于3.5g/d;②血浆蛋白低于30g/L;③水肿;④血脂升高。其中①②两项为诊断所必需。

治    疗

一、一般治疗

凡有严重水肿、低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。水肿消失、一般情况好转后,可起床活动。给予正常量0.8-1.0/(kg·d)的优质蛋白,热量应保持充分。尽管患者丢失大量蛋白尿,但由于高蛋白饮食增加肾小球高滤过,可加重蛋白尿并促进肾病进展,故一般不主张应用。水肿时应低盐(<3g/d=饮食。为减轻高脂血症,应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(动物油脂)的饮食,而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(如植物油、鱼油)及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饮食。

   二、中医辨证治疗

1.分证论治

(1)风水泛滥证

治法:疏风宣肺行水。

代表方剂:越婢加术汤加减。

常用药物:麻黄,生石膏,白术,甘草,生姜,大枣等。偏风热加连翘、桔梗、板蓝根等;偏风寒加苏叶、桂枝、防风等。

(2)水湿浸渍证

治法:健脾化湿,通阳利水。

代表方剂: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。

常用药物:桑白皮,陈皮,大腹皮,茯苓皮,生姜皮,白术,茯苓,苍术,厚朴,猪苓,泽泻,肉桂,车前子等。

(3)气阴两虚

治法:益气养阴

代表方剂:参芪地黄汤加

常用药物:人参,黄芪,生地,山药,山萸肉,茯苓,丹皮,泽泻,等

(4)脾阳虚衰

治法: 温运脾阳,清利水湿

代表方剂:实脾饮加减。

常用药物:干姜,附子,草果仁,白术,茯苓,炙甘草,大枣,大腹皮,木瓜,木香,厚朴等。

(5)肾阳衰微证

治法:温肾助阳利水

代表方剂:真武汤加减

常用药物:附片,茯苓,白术,白芍,生姜,桂枝,泽泻,车前子,大腹皮等。

(6)瘀血阻滞证

治法:活血利水

代表方剂:桃红四物汤加减

常用药物:熟地,川芎,赤芍,当归,桃仁,红花,穿山甲,水蛭,泽兰,益母草等。

2.中医特色治疗:(1). 轻松泡浴剂疏风散邪消水肿

(2). 消水膏敷脐以行气逐水消肿。

(3).甘遂粉1g冲服以泻水逐饮。

(4).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益气固摄。

三、西医治疗

1.对症治疗:主要为利尿消肿,可选用利尿剂及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的药物。减少蛋白尿ACEI或ARB类药物的选用。

2.主要治疗: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。

1.)糖皮质激素: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、抑制免疫反应、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,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等综合作用而发挥其利尿。消除蛋白尿的疗效。使用的原则一般是:①起始足量:常用药物为泼尼松1mg(kg·d),口服8周,必要时可延长至12周;②缓慢减药:足量治疗后每1-2周减原用量的10%,当减至20mg/d左右时症状易反复,应更加缓慢减量;③长期维持:最后以最小有效剂量(10mg/d)再维持半年左右。

2.)其他药物如:环磷酰胺、来氟米特、霉酚酸酯等药物。



上一条:消渴病肾病诊方案 下一条:慢性肾衰诊疗方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