邵燕燕老师学术思想汇总
发布时间:2021-08-09 本文来源:邵燕燕工作室

邵燕燕老师学术思想汇总

1、邵燕燕老师认为,慢性肾衰的本质为正虚邪实,肾病亦从脾论治,原因有三:1、慢性肾衰病程缠绵,出现恶心、纳差表明脾失健运、胃不受纳。胃乃人之根本,胃气状,五脏六腑皆壮。2、肾病从脾胃论治是为突出调理脾胃在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,具体到治脾治肾的比例多少,轻重缓急,要根据基本病机,不能顾此失彼,要根据“有是证,用是药“的治疗原则,3、肾已衰,犹如枯木难以逢春,肾之元阴元阳难长,而后天脾胃之精血可生,肾衰膀胱气化不利,尿少人体废物难以排泄,当”洁净腑“利小便功能衰败时,可以通过”去菀陈莝“,通大便等综合疗法来清除秽浊。肾病从脾治方法有八:健脾摄血、健脾固精、健脾固表、健脾升阳、健脾降浊、健脾利水、健脾益肾、健脾理气。同时,邵燕燕老师提出了”五通“的概念,即通血脉、通大便、通小便、通呼吸、通汗腺,唯有通利,邪气才有出路。

邵老师健脾益肾组方结构 “黄芪、白术、山药、肉苁蓉(脾肾二补)、大黄、白术、肉苁蓉(通大便);冬瓜皮、黄芪、白术(通小便);苏叶、豆蔻(通汗腺、通呼吸);丹参、大黄(通血脉)“。

2、邵燕燕老师重视久病入络理论体系

     《内经》中关于久病人络的论述较多,散见于各篇之中。“病久人深,荣卫之行涩,经络时疏”(《素问•痹论》),最早指出了久病可入深,致营卫功能失调的发展趋势;“久病者,邪气入深,刺此者,深内而久留之……”(《灵枢•终始》)指出久病邪气入深有在经和入络之别。“病在血,调之络”(《素问•调经论》)说明气行血,经气乃络气之源,经气不足或郁滞,可影响血分致络脉瘀阻,因而血病当调之于络。“阳气蓄积,久留而不泻者,其目黑以浊”(《灵枢•血络论》)则描述了久病人深的症状;“今邪客于皮毛,入舍于孙络,留而不去,闭塞不通,不得入于经,流溢大络而生奇病。”(《素问•缪刺论》)则论述了久病人络的原因,说明人体病变可通过络脉而达全身,继生百病。“经脉为里,支而横者为络,络之别者为孙”(《灵枢•脉度》),提出了脉分经、络、孙;“阴络之色应其经,阳络之色变无常,随四时而行也。”(《素问•经络论》)将络脉分为阴络和阳络两大类。“中焦出气如露,上注溪谷而渗孙脉……血和则孙脉先满,溢乃注于络脉,皆盈乃注于经脉”(《灵枢•痈疽》),则反映了络脉具有满溢灌注、渗布血气于全身的生理功能。《灵枢•五变》、《灵枢•水胀》等篇对积聚、肠覃、石瘕等多种因病久瘀血阻络而形成的病证进行了描述。以及《难经•二十二难》中“气留而不行者,为气先病也,血壅而不濡者,为血后病也”的论述,可谓“久病人络”学术思想的源头活水。

    此后,在《金匮要略》中,张仲景论述了肝着、黄疸、水肿、痹证、虚劳等与“络脉瘀阻”病机有关的病证,并用辛润通络之旋覆花汤、辛温通络之大黄蔗虫丸、虫类通络之鳖甲煎丸等治疗,从临床上验证并发展了“久病入络”的思想。可谓久病入络学说的承前启后者。隋巢元方在《诸病源候论》中论及久心痛候,“其心痛者,是心之支别络脉”,认识到久病心痛,累及心之络脉,丰富了久病人络思想。明喻嘉言在《医门法律》中云:“十二经生十二络,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……”,又云:“至络中邪盛,则入于营矣,故日络盛则入于经……经盛入络,络盛返经……”主张用砭射刺络及内服引经透络药来治疗邪客络脉病证。

迨至清代,在叶天士门徒记述性著作中,如《临证指南医案》等,才系统体现了叶氏的久病人络思想。叶氏提出“经主气,络主血”,即初病在经是气分病,久病人络是血分病,并用于解释“久病入络”的机理。认为络病分虚实,总以络脉阻滞为特点,并创立了辛味通络诸法,从而形成了较系统的络病理论。叶氏之论,在继承前贤的基础上,发前人未发之旨,开拓了新的治疗思想。

3、邵燕燕老师提出久病化淤的学术思想

瘀血的表现形式极为复杂、多样,但不外无形瘀血及有形瘀血两大类。有形瘀血和无形瘀血,无非相对而言,实质上,从微观的角度而言,二者皆为有形瘀血,都有不同程度的实质病变基础,故绝对的无形瘀血是不存在的。

   久病入络,痼病必瘀。任何一个疾病,日久必显瘀象。如黄疸日久,见黄色渐晦,胁下硬满,皮肤赤点,蜘蛛状赤纹、舌质暗滞,则为血瘀阻络之象。又如跌仆损伤,日久疼痛固定、刺痛、颜色变暗,则为瘀血内结之兆。再如,情志拂郁、气血郁结、日久出现胁肋刺痛、指甲发暗、眼圈着黑,则为气血有瘀之征。尤其气分病及痰病最易成瘀,气分病无论气滞、气郁或气虚皆易致瘀,气滞血瘀是临床最多见的瘀证,以肝郁、胁肋不舒、心烦易怒及舌紫暗为先露,气虚血瘀则以乏力气短、心悸、舌暗紫为征兆。

痰兼挟瘀,又称痰瘀合邪,因痰瘀同源,皆为津血所凝,故痰瘀常相互为患。临床上,痰瘀一旦合邪,二者互为病理因果关系,则暗示疾病胶结难解。如癫狂病,日久见狂言、善急、失眠、舌紫暗,即为痰瘀合邪证,乃癥痼难愈之疾。痰瘀合邪征兆为瘀血征兆(如舌暗或有瘀点、脉涩、疼痛固定或刺痛)与痰征兆的综合表现(痰的征兆如呕恶为胃痰之兆,痞闷为胸痰之象,心悸为心痰之征,咳痰为肺痰之症,肿、麻为络痰之象,泄泻为肠痰之兆,善忘、痴呆为脑痰之征)。

此外,血寒和血热也易形成血瘀兼证,因血遇寒则凝,临症如见疼痛,得热则减,平日畏寒肢冷,色淡而暗,脉沉迟者,则为血寒瘀象。而血热瘀象又为温热之邪入里,与营血搏结所致,临床见高热神昏、出血、衄血及发斑、舌质绛红、脉数,则为瘀热互结之凶象。

瘀血阻在腠理,以寒热和疟为其兆,瘀血在肌肉则翕翕发热、自汗为其标志。瘀血在上焦以发脱为其先,瘀血在中焦以腹部刺痛为特征,瘀血在下焦以少腹刺痛,大便黑色为其兆。瘀血在里以口渴为先驱症,因内有瘀血气不得通,不能载水津上升,是以发渴,名曰血渴(《血证论•卷五•瘀血》)。周学海《读医随笔•瘀血内热》曰:“腹中自觉有一段热如汤火者……非实火内热,亦非阴虚内热,是瘀血之所为也……又常如火从胸腹上冲于喉,是肝脾郁逆而血上冲也……有心窝中常如椒桂辛辣状,或如破皮疼胀状,喉中作血腥气者,是皆瘀血积于其处也……,凡瘀血初起,脉多见弦,兼洪者易治,渴饮者易治,其中犹有生气也;短涩者难治,不渴者难治,以其中无生气也”。通过上述医家之言,瘀血先兆,可见一斑。说明瘀血先兆虽然变化万端,但却是可以认识的,并且是有规律可循的。


下一条:消渴病肾病诊方案